做有温度的语文——我校语文科组建设经验

2018-03-12

近日,高三同学们结束了深一模考试,其中一篇考场作文引起大众广泛评论。

 image.png


image.png

 

这篇作文的作者是我校高三16班温卓越同学温卓越。

 image.png

 

温卓越——皇冠体育app高三学生,曾在20161月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总决赛(冬季赛)中,以广东赛区一等奖的成绩赴京参赛,荣获高中组金奖(该比赛项目涵盖了语文知识运用、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阅读、写作、书法、小记者风采展示、才艺展示等七项内容);随后又在十七届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总决赛中凭借《吴福讲故事》一文获作文大赛一等奖。

 

原题要求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温卓越同学的作文详情: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温卓越同学的答题卷书写整洁、字迹隽秀,引发大众热议。那么从专业角度看,究竟该如何评价这份作文呢?一起来看看皇冠体育app语文科组老师们的点评。

 

温卓越深一模59分作文点评

赵而庆老师:

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甚至不同于平时作文,当然也就不能用文学创作和平时作文的标准来评判、衡量。具体来说:

1.一切作文题都是问答题。考生就同一个题目作文,文章才有可比性,才有利于选拔。

2.时间紧任务重,考生要在60分钟内独立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3.考场作文有特定的读者对象——阅卷老师,阅卷老师的评价工作同样时间紧,任务重,这种情况下考场作文审题是否准确,中心是否突出,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就格外重要。

以上是讨论一篇考场作文优劣的前提,也是我认为这篇考场作文难能可贵的理由。看过文章就知道,得高分显然不是只因为字好,那种“考试字写得好就应该得高分?长的帅清华北大就应该招我?”的批评没有逻辑。文章描述国外个人主义部分有人认为“属于作者不了解情况的一种偏见,一种臆造”,即便如此,同样基于上述前提,我认为不可苛责,不能求全责备。

作为温同学高一时的语文老师(蹭点热度哈),我并不认为这篇考场作文完美。今天上午在班级讲评时,我就说了题目“你孤单吗”的问题,晦涩,跑偏。这里要提一下,以防捧杀。

作为理科班的语文老师,实在惊叹于文科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极有张力的语言文字功底。

汪健老师:

这篇材料作文创设了近乎真实的写作情境,有经过、有细节。在做完5篇阅读的情况下,考生又从200多字的情境中准确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加以论述,言简意赅。“扶,是呵护,疼爱,终有一双手在你的身后帮你;不扶,是敲打,是要坚强要自主。”鲜明的对比,亲切的比喻,对材料关键词的解读不徐不疾,切中要害,这既符合考场作文的“开门见山”的要求,又得见作者的洞察力。在此不得不叹服其概括能力与文字的表现力。

深度分析是全文的亮点,考场最难把握的就是分析的深度。文章从中国历史的纵深入手,谈中国宗法制度下的人伦关系,呵护关爱这一温情面的由来,既不脱离材料的核心行为“扶”,又从中国文化上分析出历史原因。更值得赞叹的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站在今天的时空里,对“一方有难”的解读,对“兼济天下”、“一带一路”的关注,纵横捭阖,从鲜活生动的材料中引出了对历史的思考,关注正在变化的现实生活,将小小的育儿行为与国家战略联系起来,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求同存异”,表现出一个孩子的思考与胸怀。这不正是材料作文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吗?

当然,在匆忙中题目与结尾有些跳脱,缺乏与全文的联系,时间、字数的要求限制了欢脱的思维,难免会有些莫名的句子出现,但瑕不掩瑜,这是一篇可以被模仿的考场作文。

虽然论证方法略显单一,论据说服力略显单薄,但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林枫竹老师:

作者先从中外两国父母的不同做法入手,分析不同文化对个体生命的态度,引出“是否孤单”的主题;然后从家庭、朋友、社会三个维度,分析两种做法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层层深入,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既有历史文化的推断,又有现实事件的证明,详略得当,各尽其妙;最后综合比对,指出两种文化各有所长,回归材料,紧扣题目。全文逻辑性极强,既紧紧围绕材料中的事件,又对事件背后的文化成因深入挖掘,以小见大。虽然论证方法略显单一,论据说服力略显单薄,但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文中所用的排比修辞、对比论证,以及语言的简洁凝练,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凭借她的才华和勇气敢于在考场上做出自己可贵的尝试,老师们当然要给予喝彩和鼓励!

吴涛老师:

作者紧扣“揭示育儿理念背后的文化差异”这一作文指令性任务,以“孤单”为切入口,阐述中国人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不孤单的环境,并且将营造不孤单的人际关系、不孤单的世界作为文化追求。而外国人呢,则教育孩子要面对孤单、习惯孤单、享受孤单。以“孤单”为切入口,拉近了习作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得文章显得鲜活,别具一格。但是孤单是一种心理反映,以孤单为切入口,似乎与“揭示育儿理念背后的文化差异”这一指令性任务有距离。同时,作者选择写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以“孤单”为核心词怎样提出论断呢?且看作者结尾,“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外国强调个性。”作者认为,怎样面对孤单,是社会性、个性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价值推崇对人的心理投射。考场作文是戴着脚镣跳舞,作者既紧扣作文指令性任务,又独辟蹊径,文笔摇曳,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个性。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因为只有这样作文才能诉真情,论真知。可是,现在很多学生一味揣摩老师,迎合热点,写“伪作文”,不敢、不善表现自己的才情和个性。尽管这篇文章在大开大阖的艺术处理上称不上老辣,尚存在交代不周全、过渡衔接不够自然的问题,但是作者凭借她的才华和勇气敢于在考场上做出自己可贵的尝试,老师们当然要给予喝彩和鼓励!

皇冠体育app语文科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建发展至今,成绩斐然,接下来和大家分享近两个学期的优秀表现。

皇冠体育app语文科组

2016-2017年度语文科组建设

1 专业素养内外兼修

在科组建设中,科组内部坚持每周一次例会,不定期开展主题研讨、课例分析、评课议课等活动。“苦练内功”:本学期,语文科组内部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课后组织专题评课会,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让青年教师获益匪浅,也让整个科组老师对教法、课程设计等问题有了新的思考与共鸣。

此外,我们与省内外同行专家积极交流,互通有无。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在“有光”的课堂上——谈读和写的思维品质》的讲座;参与“北京皇冠体育app名师同课异构展示交流活动”;为参观学习的同行展示日常课,与来自外地的老师们交流分享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积极参与市教科院组织的研讨活动等。这些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不仅帮助我们科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也成为展示科组形象的平台。北师大张秋玲教授在点评杨洛老师讲授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时,讶异于皇冠体育app在语文教学中能如此灵活运用网络电教手段;深圳市教研员葛福安老师听完赵而庆老师介绍皇冠体育app阅读课程经验后,感叹:“犹如天外飘来的一片云”; 湖南师大附中的语文科组长厉行威老师在听完杜晓童老师的课后,称:“不虚此行!”

2 创办“凤凰语飞”

2017217日,语文科组微信公众号“凤凰语飞”正式上线。“凤凰语飞”本着“做有温度的语文”的精神,将栏目划分成“公告通知”、“佳作展示”、“经验分享”、“文化常识”等四个板块,试图通过以新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对语文有全新的贴近心理。公众号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杜晓童、刘畅、刘莎和杨洛四位老师策划编辑之下,热点文章最高点击率近四万。

3、学生获奖成果丰硕

在过去一学年中,科组积极倡导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参与和语文相关的活动。科组开展了“优秀寒假作业展示”;“世界读书日 你推荐,我送书”;“戏剧嘉年华”等活动,受到学生的喜爱与好评。此外,学生走出校园,在语文学科中获奖成果颇丰,共计75人次在全国及省市级6项赛事中屡获殊荣,载誉而归。其中,高端学术竞赛--全国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尹房聪、潘明昊等同学获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赛上,我们囊括金奖及个人全能等重要奖项;含金量极高的“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我校学子占2席;口碑极佳资深赛事的“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皇冠体育app学子一举夺魁。学生们的优异表现离不开语文科组老师们的全力以赴的指导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赛事获奖名单 


赛事名称

奖项及获奖同学

指导老师

1

第十七届“深港澳中学生读书随笔写作大赛”

一等奖:万焱虹

二等奖:张皓翔

三等奖:何昱

 优秀组织奖: 语文科组

陈冬杰

何飞

王木森

2

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总决赛

一等奖:温卓越

黄奇志

3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冬季赛)

金奖:唐若禹;李婷

铜奖:傅宇恒 

“写作之星”:李婷

 

高丽红

4

第七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

陈雨嫣、王雪先

汪健、宋照宇

5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 (夏季赛)初赛

一等奖:张勤雅、张嘉琦、谢东哲、戴文轩、崔爱迪、张佳明、李艺涵、艾卓尔

二等奖:陈桢杰、许仁静、张子瑾

三等奖:崔逢佳、黄嘉慧、柯雨沁、邹杰、方璨、韦婉、张澈然、聂雨荷、方培杭、张诗彤

 

杜晓丹、高丽红、潘树森、权元元、王木森、杨洛

6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语文素养大赛”(夏季赛)决赛

口语表达、写作一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和个人全能金奖:崔爱迪

权元元

7

第十二届“创新作文大赛”

高中组网络复赛:傅宇恒、崔爱迪等25位同学

语文科组

8

第七届全国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

一等奖:尹房聪、潘明昊

二等奖:邱珺琼、艾 霖、蒋闻笛

三等奖:张雨淇、徐子淇、刘  畅、肖采薇、李佳鹏、方雨辰、张佳明、周晓薇、柳文津、单世永、袁丹妮、刘羽丰

 

黄飞燕

2017-2018年度语文科组建设

一、 以“同课异构”为契机,强化课程设计,构建人文课堂,打造青年教师团队。

20171220日,我校与广州二中合作的“同课异构”活动顺利结束。在客场授课的情况下,语文科组宋照宇老师不辱使命,以扎实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环环相扣的精致课堂设计,充实丰盈的课堂内容,灵活风趣的课堂互动展现出语文科组的教学实力和人文底蕴,并收获来自广州二中评课老师们的极高赞誉。

image.png

1、以团队合作,带动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组建由宋照宇老师主讲,刘畅、林枫竹、杜晓童、刘莎等四位老师为助讲的“授课团队”。由高一高二备课组长(庞雨尧、周飞)和资深教师(王木森、潘树森、杜晓丹、朱玉辉、刘雅娟、李立、陈曦、高丽红等)组成“智囊团”。在两个团队的通力合作下,该课程前后共经过4次打磨,6次评课议课等“头脑风暴”。

2、讲课、评课和反思的三位一体。

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矛盾,这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一“打磨”的过程至今历历在目。“评课不过夜”是语文科组评课会的习惯。为了节约时间,每次课后,科组在食堂开展“有品评课会”,边吃边评,“一吐为快”。会后,总能发现主讲人一人独自“静默”,消化吸收评课内容,第二次授课,再次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3、有效提升课堂品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课异构的浓郁研讨氛围让科组同仁们的教研热情高涨。恰好该活动与“青年教师展示课”时间接近。三位新入职教师以此为契机,反复打磨自己的公开课,潜心研究课程设计,积极磨课,多次试讲,受到各位指导教师的悉心点拨和耐心辅导。整个活动过程,让语文科组的每一位老师,以课为鉴,反诸自身,敬畏课堂,深切感受语文教学之美。

image.png

4、“多对一”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本学期,语文科组在培养青年教师上,花了大力气:指导老师的挑选、听课老师的优选、定期教学和反思汇总讨论。三位新入职青年教师在各自导师(王木森、潘树森、周飞)和科组老师们的指导下,分别为全科组老师奉献了一堂汇报课。课后的评课活动热烈,在助力青年教师们成长的同时,科组全体老师也收获颇丰。加之“同课异构”活动的举办,三位老师备课、磨课、正式授课的全程互动参与,也为未来参与相关活动和赛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以科研夯实科组硬实力。

 image.png


image.png

三、 丰盈语文学养,充实学生课外文化生活。

语文科组积极为学生铺设更多元的语文课外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好“凤凰语飞”公众号,使之成为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展示空间,成为展现皇冠体育app学子语文素养的窗口。开学之初,评选并展示出优秀暑期作业;期中考试后,展示优秀考场作文及老师点评。这一活动受到同学、家长以及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在12月份举办了“成语英雄”大赛,并为获奖同学颁发丰厚奖品。此外,同学参加全国各项语文相关赛事的热情高涨。目前,“圣陶杯”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等重大赛事仍在进行中,载誉而归,指日可待。

 

语文赛事获奖名单

 image.png

四、延续传统,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设。

高中新课标将必修阶段规划为18个任务群,并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设为1个学分。这一顶层设计恰好和语文科组每周三下午“精品阅读”课程“不谋而合”。所以,接下来语文科组将工作重心之一放在重新优化“精品阅读”的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

1、依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精品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课题,组建研究团队,对课程作二次开发。目前已经在初期筹划阶段。

2、借助“中国校园文化重点基地学校”的设立,指定专人与杂志社对接,拓宽学生文学创作的新天地。

3、定期举办“文学沙龙”,以教师“引读”;文学社团“伴读”的形式推动阅读的课外繁荣,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返回